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于2025年8月7日至8月17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大陆首次承办这一国际体育盛会。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在这场体育盛宴中挥洒汗水、追逐梦想。而赛事能够顺利推进、精彩纷呈,离不开众多保障工作者在幕后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其中,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9位专业人员组成的蛇类安防工作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为赛事的安全举办贡献了力量。实验室郭玉红老师和胡高浩同学参与其中。
成都自然资源丰富,赛事场馆周边生态环境良好,存在蛇类活动的可能性。为确保运动员、观众及工作人员安全,避免蛇类意外事件影响赛事,蛇类安防工作在赛事准备阶段便精心部署。蛇类安防团队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对赛事场馆、运动员村、观众区域及周边路线进行全面生态调研,详细摸排蛇类栖息地与活动规律。针对成都本地常见的赤链蛇、黑眉锦蛇、乌梢蛇以及原矛头蝮等有毒及无毒蛇类,制定针对性安防策略,设置警示标识、安装防护设施。
在赛事筹备阶段,团队对青龙湖射箭场、三岔湖水上运动场地等赛场蛇类进行捕捉转移,并布设防蛇药物及设备。比赛期间,工作流程严谨有序。每日早上6至7时,团队成员便开展全面仔细的排查工作;比赛进行期间实时巡视;18至20时比赛结束后,再次对场地进行清查,及时排除隐患。团队成员均具备专业捕蛇技能和急救知识,随身携带专业工具与急救药品。例如,在某场馆外的绿化区域发现乌梢蛇时,团队成员迅速按照既定流程,凭借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将蛇类成功捕获并妥善安置,整个过程高效有序,未引起任何恐慌,展现了一定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
为提升赛事相关人员蛇类防范意识,安防团队组织多场培训活动,向志愿者、场馆工作人员等普及蛇类识别及应对方法等知识,增强了大家的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成都世运会期间,得益于蛇类安防工作团队的努力,未发生一起因蛇类引发的安全事故,为赛事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蛇防团队的工作不仅保障了人员安全,更体现了成都举办大型国际活动时对安全隐患的重视与全面防范能力。随着世运会的圆满落幕,团队的专业表现得到了主办方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也为未来举办类似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胡高浩、郭玉红撰)